近年來我國在裝備制造方面取得一定進展。然而,和*水平相比,我國裝備制造的能力仍須進一步提高。比如,有著“裝備制造業母機”之稱的數控機床,在產品方面仍面臨著競爭力不強的局面,亟待取得突破。
經過“十五”、“十一五”期間的快速發展,我國機床工具行業的技術能力和制造水平已有較大提高,特別是《國務院關于加快振興裝備制造業的若干意見》將數控機床列為16個重點發展專項之一,通過“產、學、研、用”相結合,為我國航空航天領域已經提供了一批適用產品。據有關資料介紹,在航空工業近幾年采購的數控設備中,國產比例達到了85%以上。伴隨著國產設備采用率的不斷提高,帶動了機床行業的技術進步,擴大了國產設備的*,也提升了國內機床行業的競爭力。
但不能不看到,盡管國內機床行業取得了顯著進步,但仍然檔次偏低,與*水平相比仍然差距較大。恰如郝明所言:“當前三軸機床基本可達到全部國產,四軸機床可滿足70%~80%,五軸及以上則主要依賴進口。”另外,產品可靠性不高,壽命偏短,控制系統不穩定,服務質量也有待進一步提高。中國經濟多年快速發展產生了大量需求,對機床工具行業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動作用,但行業仍存在大而不強、數控系統和功能部件發展嚴重滯后等問題。對于這一現狀,郝明指出:“世界看好中國市場,再加上本土企業產品做不上去,導致進口額多年持續高速增長。以機床、刀具使用大戶航空航天工業為例,一方面,國產機床、刀具的水平無法滿足航空工業快速發展的要求,進口機床和刀具占據很大比例;另一方面,西方發達國家對航空領域關鍵零部件制造裝備限制出口。因而,這是中國機床工具業可以有所作為,也應該努力突破的重點用戶領域”。
國家提出了2020年在航空航天領域機床國產化率達到80%的目標,這需要包括數控系統、功能部件、主機企業在內整個行業的一致努力。郝明說:“機床是工作母機,國家應對航空航天工業所需機床予以支持。另外,企業也要對產品進行特色定位,針對用戶領域重點發展自己的強勢產品,通過加大投入開發特色產品從而更多地占領中市場,否則都在低端市場打價格戰會嚴重拖累效益。”即便是國產中機床,關鍵零部件也大多靠進口,客觀來說進口零部件在穩定性、可靠性、功能上高出國產品不少,“但我們會突破這一瓶頸,否則只能跟在其他國家后面。”例如,北京航空航天大學*3D打印制造飛機大型鈦合金部件就讓中國成為迄今上*實現激光成形鈦合金大型主承力關鍵構件在飛機上實際應用的國家。我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國制造、中國創造將會逐漸替代進口,為中國航空做出機床人應有的貢獻。